c++11新特性之线程相关所有知识点

发表于 3年以前  | 总阅读数:1346 次

c++11关于并发引入了好多好东西,这里按照如下顺序介绍:

  • std::thread相关
  • std::mutex相关
  • std::lock相关
  • std::atomic相关
  • std::call_once相关
  • volatile相关
  • std::condition_variable相关
  • std::future相关
  • async相关

std::thread相关

c++11之前你可能使用pthread_xxx来创建线程,繁琐且不易读,c++11引入了std::thread来创建线程,支持对线程join或者detach。直接看代码:
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thread>

using namespace std;

int main() {
   auto func = []() {
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10; ++i) {
           cout << i << " ";
      }
       cout << endl;
  };
   std::thread t(func);
   if (t.joinable()) {
       t.detach();
  }
   auto func1 = [](int k) {
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k; ++i) {
           cout << i << " ";
      }
       cout << endl;
  };
   std::thread tt(func1, 20);
   if (tt.joinable()) { // 检查线程可否被join
       tt.join();
  }
   return 0;
}

上述代码中,函数func和func1运行在线程对象t和tt中,从刚创建对象开始就会新建一个线程用于执行函数,调用join函数将会阻塞主线程,直到线程函数执行结束,线程函数的返回值将会被忽略。如果不希望线程被阻塞执行,可以调用线程对象的detach函数,表示将线程和线程对象分离。

如果没有调用join或者detach函数,假如线程函数执行时间较长,此时线程对象的生命周期结束调用析构函数清理资源,这时可能会发生错误,这里有两种解决办法,一个是调用join(),保证线程函数的生命周期和线程对象的生命周期相同,另一个是调用detach(),将线程和线程对象分离,这里需要注意,如果线程已经和对象分离,那我们就再也无法控制线程什么时候结束了,不能再通过join来等待线程执行完。

这里可以对thread进行封装,避免没有调用join或者detach可导致程序出错的情况出现:

class ThreadGuard {
  public:
   enum class DesAction { join, detach };

   ThreadGuard(std::thread&& t, DesAction a) : t_(std::move(t)), action_(a){};

   ~ThreadGuard() {
       if (t_.joinable()) {
           if (action_ == DesAction::join) {
               t_.join();
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t_.detach();
          }
  }
  }

   ThreadGuard(ThreadGuard&&) = default;
   ThreadGuard& operator=(ThreadGuard&&) = default;

   std::thread& get() { return t_; }

  private:
   std::thread t_;
   DesAction action_;
};

int main() {
   ThreadGuard t(std::thread([]() {
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10; ++i) {
           std::cout << "thread guard " << i << " ";
      }
       std::cout << std::endl;}), ThreadGuard::DesAction::join);
   return 0;
}

c++11还提供了获取线程id,或者系统cpu个数,获取thread native_handle,使得线程休眠等功能

std::thread t(func);
cout << "当前线程ID " << t.get_id() << endl;
cout << "当前cpu个数 " << std::thread::hardware_concurrency() << endl;
auto handle = t.native_handle();// handle可用于pthread相关操作
std::this_thread::sleep_for(std::chrono::seconds(1));

std::mutex相关

std::mutex是一种线程同步的手段,用于保存多线程同时操作的共享数据。

mutex分为四种:

  • std::mutex:独占的互斥量,不能递归使用,不带超时功能
  • std::recursive_mutex:递归互斥量,可重入,不带超时功能
  • std::timed_mutex:带超时的互斥量,不能递归
  • std::recursive_timed_mutex:带超时的互斥量,可以递归使用

拿一个std::mutex和std::timed_mutex举例吧,别的都是类似的使用方式:

std::mutex:
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mutex>
#include <thread>

using namespace std;
std::mutex mutex_;

int main() {
   auto func1 = [](int k) {
       mutex_.lock();
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k; ++i) {
           cout << i << " ";
      }
       cout << endl;
       mutex_.unlock();
  };
   std::thread threads[5];
   for (int i = 0; i < 5; ++i) {
       threads[i] = std::thread(func1, 200);
  }
   for (auto& th : threads) {
       th.join();
  }
   return 0;
}

std::timed_mutex:
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mutex>
#include <thread>
#include <chrono>

using namespace std;
std::timed_mutex timed_mutex_;

int main() {
   auto func1 = [](int k) {
       timed_mutex_.try_lock_for(std::chrono::milliseconds(200));
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k; ++i) {
           cout << i << " ";
      }
       cout << endl;
       timed_mutex_.unlock();
  };
   std::thread threads[5];
   for (int i = 0; i < 5; ++i) {
       threads[i] = std::thread(func1, 200);
  }
   for (auto& th : threads) {
       th.join();
  }
   return 0;
}

std::lock相关

这里主要介绍两种RAII方式的锁封装,可以动态的释放锁资源,防止线程由于编码失误导致一直持有锁。

c++11主要有std::lock_guard和std::unique_lock两种方式,使用方式都类似,如下:

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mutex>
#include <thread>
#include <chrono>

using namespace std;
std::mutex mutex_;

int main() {
   auto func1 = [](int k) {
       // std::lock_guard<std::mutex> lock(mutex_);
       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mutex_);
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k; ++i) {
           cout << i << " ";
      }
       cout << endl;
  };
   std::thread threads[5];
   for (int i = 0; i < 5; ++i) {
       threads[i] = std::thread(func1, 200);
  }
   for (auto& th : threads) {
       th.join();
  }
   return 0;
}

std::lock_gurad相比于std::unique_lock更加轻量级,少了一些成员函数,std::unique_lock类有unlock函数,可以手动释放锁,所以条件变量都配合std::unique_lock使用,而不是std::lock_guard,因为条件变量在wait时需要有手动释放锁的能力,具体关于条件变量后面会讲到。

std::atomic相关

c++11提供了原子类型std::atomic,理论上这个T可以是任意类型,但是我平时只存放整形,别的还真的没用过,整形有这种原子变量已经足够方便,就不需要使用std::mutex来保护该变量啦。看一个计数器的代码:

struct OriginCounter { // 普通的计数器
   int count;
   std::mutex mutex_;
   void add() {
       std::lock_guard<std::mutex> lock(mutex_);
       ++count;
  }

   void sub() {
       std::lock_guard<std::mutex> lock(mutex_);
       --count;
  }

   int get() {
       std::lock_guard<std::mutex> lock(mutex_);
       return count;
  }
};

struct NewCounter { // 使用原子变量的计数器
   std::atomic<int> count;
   void add() {
       ++count;
       // count.store(++count);这种方式也可以
  }

   void sub() {
       --count;
       // count.store(--count);
  }

   int get() {
       return count.load();
  }
};

是不是使用原子变量更加方便了呢?

std::call_once相关

c++11提供了std::call_once来保证某一函数在多线程环境中只调用一次,它需要配合std::once_flag使用,直接看使用代码吧:

std::once_flag onceflag;

void CallOnce() {
   std::call_once(onceflag, []() {
       cout << "call once" << endl;
  });
}

int main() {
   std::thread threads[5];
   for (int i = 0; i < 5; ++i) {
       threads[i] = std::thread(CallOnce);
  }
   for (auto& th : threads) {
       th.join();
  }
   return 0;
}

volatile相关

貌似把volatile放在并发里介绍不太合适,但是貌似很多人都会把volatile和多线程联系在一起,那就一起介绍下吧。

volatile通常用来建立内存屏障,volatile修饰的变量,编译器对访问该变量的代码通常不再进行优化,看下面代码:

int *p = xxx;
int a = *p;
int b = *p;

a和b都等于p指向的值,一般编译器会对此做优化,把*p的值放入寄存器,就是传说中的工作内存(不是主内存),之后a和b都等于寄存器的值,但是如果中间p地址的值改变,内存上的值改变啦,但a,b还是从寄存器中取的值(不一定,看编译器优化结果),这就不符合需求,所以在此对p加volatile修饰可以避免进行此类优化。

注意:volatile不能解决多线程安全问题,针对特种内存才需要使用volatile,它和atomic的特点如下: • std::atomic用于多线程访问的数据,且不用互斥量,用于并发编程中 • volatile用于读写操作不可以被优化掉的内存,用于特种内存中

std::condition_variable相关

条件变量是c++11引入的一种同步机制,它可以阻塞一个线程或者个线程,直到有线程通知或者超时才会唤醒正在阻塞的线程,条件变量需要和锁配合使用,这里的锁就是上面介绍的std::unique_lock。

这里使用条件变量实现一个CountDownLatch:


class CountDownLatch {
   public:
    explicit CountDownLatch(uint32_t count) : count_(count);

    void CountDown() {
        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mutex_);
        --count_;
        if (count_ == 0) {
            cv_.notify_all();
        }
    }

    void Await(uint32_t time_ms = 0) {
        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mutex_);
        while (count_ > 0) {
            if (time_ms > 0) {
                cv_.wait_for(lock, std::chrono::milliseconds(time_ms));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cv_.wait(lock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
    uint32_t GetCount() const {
        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mutex_);
      return count_;
    }

   private:
    std::condition_variable cv_;
    mutable std::mutex mutex_;
    uint32_t count_ = 0;
};

关于条件变量其实还涉及到通知丢失和虚假唤醒问题,因为不是本文的主题,这里暂不介绍,大家有需要可以留言。

std::future相关

c++11关于异步操作提供了future相关的类,主要有std::future、std::promise和std::packaged_task,std::future比std::thread高级些,std::future作为异步结果的传输通道,通过get()可以很方便的获取线程函数的返回值,std::promise用来包装一个值,将数据和future绑定起来,而std::packaged_task则用来包装一个调用对象,将函数和future绑定起来,方便异步调用。而std::future是不可以复制的,如果需要复制放到容器中可以使用std::shared_future。

std::promise与std::future配合使用

#include <functional>
#include <future>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thread>

using namespace std;

void func(std::future<int>& fut) {
    int x = fut.get();
    cout << "value: " << x << endl;
}

int main() {
    std::promise<int> prom;
    std::future<int> fut = prom.get_future();
    std::thread t(func, std::ref(fut));
    prom.set_value(144);
    t.join();
    return 0;
}

std::packaged_task与std::future配合使用

#include <functional>
#include <future>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thread>

using namespace std;

int func(int in) {
    return in + 1;
}

int main() {
    std::packaged_task<int(int)> task(func);
    std::future<int> fut = task.get_future();
    std::thread(std::move(task), 5).detach();
    cout << "result " << fut.get() << endl;
    return 0;
}

更多关于future的使用可以看我之前写的关于线程池和定时器的文章。

三者之间的关系

std::future用于访问异步操作的结果,而std::promise和std::packaged_task在future高一层,它们内部都有一个future,promise包装的是一个值,packaged_task包装的是一个函数,当需要获取线程中的某个值,可以使用std::promise,当需要获取线程函数返回值,可以使用std::packaged_task。

async相关

async是比future,packaged_task,promise更高级的东西,它是基于任务的异步操作,通过async可以直接创建异步的任务,返回的结果会保存在future中,不需要像packaged_task和promise那么麻烦,关于线程操作应该优先使用async,看一段使用代码:

#include <functional>
#include <future>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thread>

using namespace std;

int func(int in) { return in + 1; }

int main() {
    auto res = std::async(func, 5);
    // res.wait();
    cout << res.get() << endl; // 阻塞直到函数返回
    return 0;
}

使用async异步执行函数是不是方便多啦。

async具体语法如下:

async(std::launch::async | std::launch::deferred, func, args...);

第一个参数是创建策略:

  • std::launch::async表示任务执行在另一线程
  • std::launch::deferred表示延迟执行任务,调用get或者wait时才会执行,不会创建线程,惰性执行在当前线程。

如果不明确指定创建策略,以上两个都不是async的默认策略,而是未定义,它是一个基于任务的程序设计,内部有一个调度器(线程池),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哪种策略。

若从 std::async 获得的 std::future 未被移动或绑定到引用,则在完整表达式结尾, std::future的析构函数将阻塞直至异步计算完成,实际上相当于同步操作:

std::async(std::launch::async, []{ f(); }); // 临时量的析构函数等待 f()
std::async(std::launch::async, []{ g(); }); // f() 完成前不开始

注意:关于async启动策略这里网上和各种书籍介绍的五花八门,这里会以cppreference为主。

• 有时候我们如果想真正执行异步操作可以对async进行封装,强制使用std::launch::async策略来调用async。

template <typename F, typename... Args>
inline auto ReallyAsync(F&& f, Args&&... params) {
    return std::async(std::launch::async, std::forward<F>(f), std::forward<Args>(params)...);
}

总结

std::thread使线程的创建变得非常简单,还可以获取线程id等信息。 std::mutex通过多种方式保证了线程安全,互斥量可以独占,也可以重入,还可以设置互斥量的超时时间,避免一直阻塞等锁。 std::lock通过RAII技术方便了加锁和解锁调用,有std::lock_guard和std::unique_lock。 std::atomic提供了原子变量,更方便实现实现保护,不需要使用互斥量 std::call_once保证函数在多线程环境下只调用一次,可用于实现单例。 volatile常用于读写操作不可以被优化掉的内存中。 std::condition_variable提供等待的同步机制,可阻塞一个或多个线程,等待其它线程通知后唤醒。 std::future用于异步调用的包装和返回值。 async更方便的实现了异步调用,异步调用优先使用async取代创建线程。关于c++11关于并发的新特性就介绍到这里

 相关推荐

丽珠集团回应“涉及违规支出公关费用” :内部正在调查,费用占比是行业正常水平

8月7日消息,针对股价大跌和网传“涉及违规支出公关费用”的相关消息,丽珠集团公司认为今日的大跌属于近期医药行业反腐风暴逐渐加强,投资者情绪变化所致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262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与中方合作!将在深圳新建芯片创新中心

据香港《南华早报》7月31日报道,英特尔与深圳合作,建立新的芯片创新中心以加深关系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233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工信部要求开展 App 备案,微信小程序完成备案后才可上架
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》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213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微信要做“小绿书”?知情人士:小范围内测,优化视频号图文发布及呈现

据网友爆料,微信正在灰度测试“小绿书”。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,这是一次非常小范围的内测,不是新功能,初衷就是为了更方便视频号创作者发布图文短内容,以及提高用户获得信息的效率。据知情人士介绍,视频号本身就可以发图片,这次内测只是把发布图片单独设计了一个按钮,在“看一看”那里可以集中查看而已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212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X、马斯克寻求驳回有关前推特员工遣散费的诉讼

8月2日消息,社交媒体公司 X Corp周一向特拉华州威尔明顿联邦法院提交的一份文件中称,今年5月起诉该公司的六名前员工并非推特与马斯克旗下控股公司于2022年达成的合并协议的当事方,因此他们不能以涉嫌违反该协议为由起诉他们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210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家乐福被裁员工曝未拿到补偿金,此前通知补偿金打6折一次性发和全款分12期之间二选一

据报道,近期,不少前家乐福员工爆料称,此前陆续接到裁员通知,给出的方案基本都是N的补偿费,但不少人却迟迟未拿到款项。据悉,被裁员工的工龄有长短,陆续都是在数月内被裁,补偿金在打6折一次性拿和全款分12期之间二选一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205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OpenAI已注册GPT5商标

8月1日消息,OpenAI 今年 3 月推出了 GPT-4,成为“AI 模型”的代名词,甚至一度引发了业界恐慌,此前报道,以马斯克为首的科技圈人物要求“OpenAI 暂时停止研究 GPT-5 研发”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202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特斯拉收购德国无线充电技术公司,未来或将投放相关产品

6月份关于特斯拉的一则收购传闻近日得到证实。当地时间7月31日,特斯拉确认已完成对德国无线充电技术公司Wiferion的计划收购,同时该公司更名为Tesla Engineering Germany GmbH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96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全球勒索软件攻击创历史新高,美国是全球勒索软件攻击首要目标

Malwarebytes 的报告显示,全球勒索软件攻击呈现上升趋势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94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美交管局对特斯拉部分车型展开调查,特斯拉部分车型被曝转向失灵

据报道,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8月1日表示,已对28万辆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电动汽车展开调查,原因是这些车辆被曝存在转向失灵的情况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93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时隔两年再战社交,腾讯内测「M8」APP

腾讯内部正在研发一款名为“M8”的社交APP,由QQ团队打造,定位是基于地图的虚拟社交产品,主攻年轻人社交赛道。据消息人士透露,产品或于8月份对外开启测试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89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听歌时被银行AI骚扰电话打断,他起诉“索赔”110万元!

“在此事发生的过程中,本人正通过歌曲进行能力的激发,歌曲被打断,非但原有的效果并未达到,更让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。”近日,一份题为“精神损害赔偿起诉状”的文字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。市民辛先生在起诉状中表示,除了请法院判处被告向原告赔偿精神损失费10万元以外,还要求附带赔偿大卫·鲍伊演出名誉损失费100...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87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外媒:印度要求特斯拉效仿苹果,让其中国供应商与印企合资后再落地

据外媒8月1日报道,三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,在特斯拉研究在印建厂之际,印度官员要求特斯拉效仿苹果公司,寻找印度当地公司与中国供应商合作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86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世界首例自动驾驶致命车祸司机认罪:判处三年缓刑

8月1日消息,据报道,世界首起涉及自动驾驶汽车的致命碰撞事故日前进行了最终宣判,Uber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员认罪并被判处三年缓刑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82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全新声学攻击AI模型:从键盘敲击声窃取数据,准确率高达95%

近日,来自英国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训练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,该模型可以从使用麦克风记录的键盘敲击声音中,窃取数据,准确率高达95%。据称,此类攻击会严重影响目标的数据安全,它可能会将人们的密码、讨论、消息或其他敏感信息泄露给恶意第三方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80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推特在苹果商店更名为X,X公司获得苹果首家单字符批准

7月31日,Twitter 应用在苹果 App Store 已经更名为 X,这意味着该公司可能获得了苹果的特批,因为此前 App Store 明确规定应用名称至少需要两个字母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80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已拿下两家订单,零跑造车八年后开始技术输出

在7月31日举办的零跑汽车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发布会上,零跑科技创始人、董事长、CEO 朱江明向现场媒体表示:" 零跑不仅要做一家汽车公司,还要做一家技术输出的公司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78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小鹏汽车宣布严打占桩:超时占位每分钟收费1元

8日消息,小鹏汽车在其官方 App 上发布公告,指出公司将严打充电桩 “ 霸位 ” 行为。公告表示,近期发现一些车辆在充电站占桩不充电,或插枪不充电,浪费了宝贵的充电桩资源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小鹏汽车已经加强了场站管理,全方位布局监控,检测场站情况,并增加了巡检次数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74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蚂蚁集团以 6.28 亿美元出售印度“支付宝” Paytm 10.3% 股份,不再是其最大股东

8月7日消息,据外媒报道,蚂蚁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将出售印度最大的支付平台 Paytm10.3% 的股份,而 Paytm 的创始人兼 CEO Vijay Shekhar Sharma 将增持该股份,以简化该公司的所有权结构。消息公布后,Paytm 股价一度上涨 11.4%,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已经上涨了超过 50%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71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
周鸿祎:希望超级人工智能出来之后,先解决常温超导等问题而不是娱乐

8月8日消息,近日,周鸿祎在社交平台发文谈温室超导问题。他表示,最近室温超导比较火,室温超导技术的实现将对能源、电子、医疗、交通、AI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
发布于:1月以前  |  170次阅读  |  详细内容 »
 相关文章
 目录